1)第三百二十六章 高潮迭起的万体馆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三百二十六章高潮迭起的万体馆这一刻的万体馆,已燃沸腾。

  四台设于不同机位的摄像机,严格按照之前确立的路线把控着镜头。

  舞台的远景、近景、一镜到底……

  观众席的笑声、笑脸、掌声、叫好!

  全都有机器负责捕捉。

  其中一位扛着机器来回打游击,看什么都想拍一点的小伙子,就是这场音乐会的副总指挥江山同志。

  1979年,索尼推出了首款肩扛式摄像机,拍摄成本立马大幅回落。

  几个月后,索尼又推出了便携式摄像机,从此,摄像机这玩意便开始走进了日-本的千家万户。

  而这一会江山扛在肩头四处抓拍的摄像机,正是由余思归带回国的索尼。

  对此,江山发自内心的感慨,这妞每次给他预备的礼物,真真就是冲着他心尖上来的。

  舞台上最精彩的时刻,往往就是摄像师最专心的时刻。

  当一声声折扇的开合、绿柳的挥动、击掌、甩袖……随着歌声整齐划一的踏点舞动时。

  满场观众们的心跳渐渐加快。

  此时此刻,他们均为自己能坐进这个会场感到庆幸、得意……

  反正甭管是什么心情,回去后逢人都得说上个俩月。

  这其中,也包括了坐在嘉宾席的老几位。

  看着眼前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方才意识到什么是活得越久,见得越美。

  黄永钰暗自发誓,就为这一美妙的世界,不活他个99,谁都甭想把他带走。

  巧了,和他坐在一排的几位老友,也正在祝自己长命百岁。

  热热闹闹的一场歌舞大秀,顶着满场惊喜的目光完美谢幕!

  久久不停的掌声,振得馆里的灯笼集体晃悠。

  这一刻不但是江山,就连正在谢幕的《上春山》全体歌舞演员都激动的眼含泪光。

  他们何曾有过上万观众为自己起身鼓掌经历。

  哪怕在跑向后场的路上,还依稀能听见观众们的欢送掌声。

  “我都找不到形容词了,”周也明的目光,四处搜寻着江山:“你可别告诉我,这舞也是小江排得?”

  “不敢相信吧,别说是你,我当初也不敢信呢,”古铮铮表示可以理解:

  “你是没看见啊,这小子居然还扭着腰给文工团做示范,瞧把他给能的,我都没眼看了。”

  周也明都听愣了:“还真是小江排得呀?”

  “别说舞了,连歌都是他编得,”古铮铮想起了江山哼唱、谷建芬谱曲的那段时光:

  “他扭得的确不怎么样,但人舞蹈演员照着他的样式来了一遍后,你猜怎么着,还真就是妙极了。”

  这一会,周也明已经惊得说不话了,和王扶林一块张着嘴瞧着古台。

  只见古铮铮单手这么一比划,味还挺足:“特别是玩扇子的手艺,看似简简单单,但一开一合间,还就是有看头。”

  其实,江山也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