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0章 文和献策,路遇锦帆_汉末:家祖乡啬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0章文和献策,路遇锦帆

  却说贾诩知道李傕、郭汜大势已去,在帮助天子以及公卿东迁以后,当即挂印而走。

  只是对于接下来应该投往何处,贾诩却是略微有些犹豫。

  他与西凉将领段煨乃是同乡,亦为段煨所敬服,按照原本历史应该是去投奔段煨。

  不过贾诩也知道,就连李傕、郭汜都大势已去,更不用说是段煨了。

  段煨虽敬重贾诩,却疑心甚重,并非好的去处。

  除此之外,贾诩又与张绣私交甚密,且张济叔侄相比起其余西凉将领,名声却是好了许多。

  若投张绣,倒也算一个好的去处。

  只不过,此前张济为了说和李傕、郭汜,让几人都派出人质,张绣此时身为人质,也没有自由。

  贾诩沉吟许久,最终把目光放到了南方。

  “车骑将军于微末之际三顾贾府,哪怕身份悬殊也敢出言招揽于我,还写下了《短歌行》此等诗篇。”

  “当时我便觉得,彼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此时的贾诩,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他没想到,曾经那个尚未及冠,便已名传京师的少年,居然以微末出身,在短短十余年时间,就已经不断攀升,最终成为雄踞两州的强大诸侯。

  贾诩有时候也曾想过,如果自己当初跟随周琦左右,现在名望地位或许不在戏志才之下。

  时至今日,他想起年轻气盛的周琦临走之前所说的那番话,更是唏嘘不已。

  “先生胸怀韬略,腹有良谋,所观甚广,所谋甚长,有吞吐天地、囊括宇宙之志。”

  “世间能用先生,可用先生,敢用先生,令先生毫无顾忌施展所学者,唯琦一人也。”

  若说在此之前,贾诩还对这两句话不以为意,那么有了这么多年复杂的经历,贾诩已经深深知道,确如周琦所言那般。

  别看李傕、郭汜都如此看贾诩,可这些人心中也未尝没有防备,并不愿意真正信任与放权,只是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想到与贾诩问计。

  段煨之流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张绣,虽说能听进人言,终非成大事者,可为将而不可为君也。

  “某自知才疏学浅,根基浅薄。”

  “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若国泰民安,吾宁为乡间一农夫,娶妻生子,平淡度过此生。”

  “然奸佞当道,朝纲不振,民不聊生,天下将乱。某虽不才,却负匡扶社稷之志,有守护黎民之心。所缺者,唯先生此等高才尔。”

  “吾知此言略有唐突。”

  “然少则五载,多则十年,时先生总览天下,观世间豪杰,若能记起某今日之言,觉得周某或能成事,还望先生能相助一二,共襄社稷!”

  贾诩想着周琦当日之言,沉默许久,忍不住叹道:“此前听到这番话,哪怕明知周子异并非常人,却也未免有些嗤之以鼻。”

  “谁能料到,彼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