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1章 一语骂尽满殿君臣,人间大丈夫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一语骂尽满殿君臣,人间大丈夫苏景明!

  大庆殿内,阒静无声。

  所有官员都在思考着王安石的话语。

  他们将此事完全当成了国事。

  却忽略了苏良的感受,忽略了此事对苏良个人造成的影响。

  若是公主和亲,和也就和了,因为她一生对朝廷最大的用处可能就是和亲。

  她的幸福与一国的长治久安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若是某个一般的官员,那此亲事也定会成,即使入赘也无妨。

  即使大理五公主又老又丑,为了大宋,牺牲一名普通官员又何妨!

  在朝廷利益面前,个人喜好得失,都不重要。

  但苏良不同。

  朝堂之上,无论是喜欢苏良还是厌恶苏良的。

  都不得不承认:大宋若无苏景明,绝对没有当下的全宋变法,甚至当今官家依旧无子。

  并且,大宋日后的变法也绝对离不开苏景明。

  赵祯的嘴角微微发颤。

  当鸿胪寺卿左有鼎将大理丰厚的条件摆在他面前时。

  他心动了!

  他太惦记大理的马,太希冀南境太平了。

  大宋接下来的目标是拓边西北,是收复燕云,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太重要了。

  他也知晓苏良与唐宛眉的感情。

  但在这种巨大的利益面前,他愿听左有鼎之言,将其当作纯粹的国事。

  他想的是,苏良无非就是多一妻,适应适应就好了。

  在百官都赞成的情况下,苏良一定明白这个道理。

  以国事为重。

  这五个字,足以让苏良妥协,足以让苏良不敢以请辞反抗。

  但他疏忽了,苏良最大的性格缺陷,就是重感情。

  若苏良被迫应下此事,或许真的会发生王安石所讲的那一系列情况。

  大宋不能失去苏景明。

  就在赵祯犹豫之时。

  鸿胪寺卿左有鼎出列,拱手道:“官家,王推官实属个人枉断,此事应问询苏御史之意。”

  此话一落。

  欧阳修、唐介、范镇等人都纷纷瞪眼看向左有鼎。

  这是在逼迫苏良。

  为了大宋,苏良怎敢不应,怎能不应?

  不应。

  就是不忠,就是大宋的罪人。

  苏良一旦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那此事便算是板上钉钉了。

  一时间。

  所有人都看向苏良。

  苏良缓步走出,拱手道:“官家,臣不愿!”

  此话。

  就像一块大石头砸在大殿的地板上。

  震得每个人都心跳加速。

  赵祯已猜到了这个结果,他最担心的不是苏良拒绝,而是苏良说:臣尽听官家安排!

  若苏良说出此话,那就是真的对朝廷失望了。

  听到此话。

  枢密院、馆阁的一些官员都感觉来了机会。

  他们想听一听苏良到底会如何解释,若为一己之私,那对朝廷不忠的帽子定然能扣在苏良的脑袋上。

  苏良朝前走了两步,缓缓道:“臣不愿,理由有二。”

  “其一,为私。臣本乞儿,与拙荆相识于微末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