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4页_好女难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娘子只吃了一口,再不吃了,她年少时在海上漂泊,为了活命没少吃生鱼,那时就吃厌了,如今吃这东西,就是浅尝辄止。

  玲珑也尝了一片,果然别有滋味,不过也只尝了三片,再没多吃,剩下的就在热汤锅里涮了涮,当打边炉。

  来这里当然不止吃一顿鱼脍,还要吃其他饭,渔家最平常的菜就是烩杂鱼,盐巴少放一些,既当主食又当菜,这青黄不接时,很能省下粮米豆麦,更能省下许多盐巴钱。

  开食肆的人家可不敢这么节省,客人来买吃食,只要肯花销,必是要拿好吃食来招待的,太湖谷米熟,天下粮仓足,粳米这样的粮食,江边食肆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一锅鱼头鱼骨汤,一锅烩杂鱼,一盘蒸腌鱼,两样新腌小菜,一盆粳米饭,都是家常做法,调味料用的少,味道却好。

  徐郎君一人吃了半锅杂鱼,两碗米饭,由此可见,他是真喜欢吃家常味道的吃食。

  吃过饭,天色已晚,斜阳入了林梢,将江水映的一片金红,江上船只也是金红色,迎着晚风斜阳一一停在渡口。

  这景色原是要与人分享着看才能观出其中绝美韵味,徐郎君与随娘子已是司空见惯,不会再为这样的晚景驻足赞叹,玲珑坐车子里,扒在车窗上,探出半截身体,用双手比着八字取景,她想将这晚景定在画框里,回去和茹婉写信时,说说今日是多么煌煌而壮观,绚烂的不可方物。

  离京后,再不方便与人通信,如果此行不定,大概,她只能往各方寄去信件,却没办法收到信件的。

  这倒不妨事,她多写几封就是了。

  ……

  近来就在武昌游览,有时当日从客栈出发,及晚上就能回到客栈,有时回不来,就在当地歇了。

  徐郎君交友甚广,有的是他旧交,有的则是慕名而来,好游者来此与他同游,好客者……派车马接送,食宿一并管了,唯一所求,徐郎君能在他家多住几日。

  通过这件事,玲珑终于明白,李白那时那什么能那样的潇洒,来时如帝子降兮翩然而至,去时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到处都是迷弟的好处就是——省钱。

  可省钱,简直省钱。

  来时兜里带了三百两,游玩了许多天,一文没减,反倒增了几百两。

  说起来,这里面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比徐郎君还受人欢迎的是他的字与画,有人捧了千金来求徐郎君的字画,正巧遇着他兴致好,与友人们逗蛐蛐时赢了,一时高兴,来人请求时,他很痛快的应了,然后一挥而就,当即画了一幅点蟋趣图给那人。

  那人果然留了一千银,心满意足的捧着画去了。

  徐郎君倒没把这事放心上,他一惯疏财,得了银子后,就对在场诸人说“见者有份”,一千银一哄而散了个尽。好在那些人也不是只肯占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