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章 风起_穿越诸天,开局救下司理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通道向里走去。

  略带着几分古朴的二层大楼瞬间映入眼帘,楼门口,教育署三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入了楼,直面的便是一间约莫三十平的会议室,一张椭圆形的圆桌横贯左右,从首位到末席,有着二十六把椅子。

  他四下里打量了一眼,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日后,这里就是制定教育规划,修正教材,设定学纪学规的地方了。

  出了会议室,左右皆是四十平的教室,单人单桌,能容纳大约二十余人左右。

  算不得精致,唯一的优点就是采光极好。

  一层合计共有八间,二层则有十间,加起来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在教育署,培养的并非学生,而是将来可以外出授业的老师。

  当真要办学府,没有老师自然是不行的。

  而且,他要教的东西跟当下时代的不同,所以每一份教材都需要他亲自编写。

  他呆在草庐月余,就是在根据自己的记忆来总结归纳出一些相应的教材。

  当然,难度不高,科目也并不多。

  也就只有语文,数学,物理,思想品德四门课程。

  其中大多都是比较基础的,比如拼音,简体字,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力,重量,诸如此类。

  稍微费些心力的,也就是思想品德这一门课程了。

  他自然不会在其中写什么人人平等,自由民主之类的东西,但诸如一些歌颂人类美好品德的东西倒是写了不少,还配上了一些相应故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其中隐藏的法制观念。

  遵纪守法,依法治国,才是贯穿了这本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

  一个月的时间,他分别编写出了初级,中级以及高级三个级别的教材。

  只是到了高级,他大多都只是起了头,没有什么深入的东西,这完全是他水平有限,说实话,中级教材的编写对他而言就已经十分吃力了。

  而且,编写好的教材若是拿去前世,只怕也是漏洞百出,不堪入目。

  但在这个时代,这却已经是难得的宝贵财富。

  王十三郎之所以会答应当这个教育署副署长,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些教材其中记载的许多他未曾见过的知识。

  关于老师的招收和培养,他计划第一批只招纳三十人。

  主要是暂时老师只有他一个,很难扩大招纳数量。

  不过,因为教材简单,在他的预计之中,半年就可以有部分人初步毕业,可以进行简单的授课。

  然后再继续招人,形成循环,逐步扩大规模。

  他希望能在三年内满足大部分学府的教师需求。

  当然,具体的还要视情况调整。

  简单的看了一遍,他与王十三郎,宗成三人就来到了会议室,开始他们教育署的第一次会议。

  徐川坐在首位,王十三郎和宗成则各坐于左右。

  宗成简单汇报道:“根据大人的计划,我已经在城内初步搜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