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五章:因势借势_上古泰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充斥着绝望,轰击着他那颗脆弱而怜悯的善心。难民如行尸走肉般跟着前方的人群,漫无目的的走着。一人倒下后,周围的人瞬间来了精神。如恶狗一般围在那人附近。王诩偶尔看到有人在撕咬那人干瘦的手臂。

  这可怖的情景,在后世王诩是不曾经历过的。一直以为和平与免受饥饿的威胁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如今亲眼目睹了卫国的惨状,这才体会到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愚昧与无知。

  他总是在逃避。莫名来到这里,虽不是出于自愿,但意外的死亡,让他从过去勾心斗角的生活中彻底解脱。本质便是承受不了精神上的压力而选择逃避。

  后来又忍受不了所处的乱世,不愿一直为百姓活着而操劳一生。恰巧孙武的出现又给了他逃避的理由,又想继续逃避,离开大周去希腊避世。

  或许他渴望的生活并非是隐居山野,过着与世无争的平淡日子,而是看不惯人心的丑恶,有些清高的逃避世事罢了。

  正如他在前世的时候,也曾为了生存逼得别人家破人亡。然而,那时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自保求存,出于无奈,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看不到别人的凄惨遭遇便不会有心理负担。

  眼下王诩终于鼓起勇气直面人生。这一次他做好了心理准备,带领戚城的三万军民为了一百多万生活在北方的同胞不再逃避。他自知武艺平平,才智亦并非冠绝天下。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是被古人淳朴而诚信的精神所感染到了。

  为了不负阿季的爱,不负姬兰的知遇之恩,不负云梦百姓的爱戴,即便是死,他也可以像仇由子静与庞忠那般欣然面对。王诩回头望着云梦的方向。那里有记挂着他归来的人们也有他所珍惜的一切。随后,扬起马鞭,一行人朝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此时,晋卫的国境线上。由刑邑与邯郸集结的十万晋军正自西向东朝着戚城的方向徐徐推进。两日前,智瑶与韩、魏两家的联军于棐林督战赵军南下伐卫。

  自晋阳之战后,他们三家就对赵家心怀不满。若赵军不打头阵先行攻打朝歌,他们决计是不会放心围困戚城的。万一老谋深算的赵鞅选在此时佯装溃败,再次给叛军放水。那智、韩、魏三家的后背露出,叛军在他们围城之际前来偷袭。估计会损失惨重。

  结果,在赵鞅的指挥下,棐林大捷。赵军取胜后,不做修整,一路追击溃兵南下。大抵是不想他们逃回朝歌,给后期的围城战带来麻烦。毕竟朝歌有五万叛军,八万围五万本就不好打。战果仍在扩大,赵军势如破竹已经斩首叛军与卫军共计七万余人。

  智氏率领的联军见状后,只得沿着国境线向戚城推进。

  此次攻打戚城,共出动了十万晋军。智氏四万,韩、魏两家各三万。三家的宗主正忙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