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义利之辩_风应有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来,武盟主这番结论就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李沧浪不以为然道。

  武中圣觉得李沧浪这是在质疑自己的权威,便追问他有何更高明的见地。李沧浪却也正希望有这么一个先声夺人的机会,遂见他起身走近来说道:“武盟主说说看,这武林大争,争的是什么?”

  武中圣心中一顿,便慷慨道:“自是道义之争,正邪之争。”

  李沧浪似乎对这个答案还不大满意,又继续问道:“武林门派为何要在道义上相争?武林正道与邪魔歪教为何会势不两立?”

  自坐上天下剑盟盟主位置以来,武中圣可还从未被这般咄咄相问过,如此他又岂能耐烦?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正派中人以正义为尊,邪魔歪道则崇尚邪恶,正邪不两立就好比水火之不相容。这是三岁小儿都懂的道理,李掌门却何故还会看不透?”武中圣怒斥道。

  李沧浪原本以为武中圣是不想直白相告,毕竟有些事情讲的太露骨了就往往不那么高尚美妙。但从前番两次回答来看,他却更相信武中圣确是还没有想得通透。

  “所谓道不同,表面看是双方信念的不同,实则是利益的不同。”李沧浪叹道。

  武中圣不置可否,只待他尽数说完。李沧浪于是打了个比方,大致是坚持正道信念的人,其利必也出自公正行事,比如好行侠仗义者,不仅受武林称颂,还可得乡里推举,名利双收;而巧取豪夺之辈,撇开行事是否光面正大外,却是每害一人则得一利的。

  武中圣总觉得李沧浪这话是在偷梁换柱,但李沧浪却依是滔滔不绝的说了下去。而接下来他又假设一番,大抵是如果行侠仗义的人好事做尽却得不到世人的尊重,又得不到官府的赞同嘉奖,这样的行为就不会有人去做。相反,如果巧取豪夺之徒持续得利,又不会出现明显损失的话,那么效仿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由此看来,武林之争,争的是能否得利,能否各自得到自己最大的利益。”李沧浪攸然说道。

  “正就是正,邪就是邪。若照你这么讲,但使利益当头,豪侠也甘要做鸡鸣狗盗之徒了,

  如此岂不是正邪不分?”武中圣驳斥道。

  “武盟主刚才提到的鸡鸣狗盗,说的正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的座下食客。彼时孟尝君为人大义,天下侠士皆争相来投,乃号称有宾客三千。但堂堂侠士却做些偷盗之事,何故?乃利之驱使。”李沧浪坚定说道。

  武中圣却也并非全然是一介武夫,对于李沧浪所讲的孟尝君典故,他也是知道的,如此,武中圣只不屑一笑道:“李掌门却也莫要欺我少读书,孟尝君食客夜盗白裘,乃是为救主人,此乃忠心之事,岂可混为一谈?”

  李沧浪则笑道:“不问自取就是偷,不管他用意何在,这偷盗性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