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 26 章_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雀山寒冷的山风,挡不住建设团队的兴奋激动。

  在高总工话筒的召集下,上百位建设人员,站在了乌雀山大桥桥头。

  他们头顶是“乌雀山大桥”金灿灿的题字,身后是红旗飘飘的大桥。

  整整三排戴着安全帽的身影,框在记者的摄像机里,等待着丁鸿达喊准备就绪。

  律风站在队伍最左侧,向来不习惯参与这样人头攒动的合影。

  但他此时却抑制不住笑意,像极了小时候上台领奖似的心情。

  成年以后,很难找回曾经的简单快乐。

  现在,他成为了建设团队的一员,盯着前方摄像头,听着周围兴高采烈的议论。

  “这桥终于成了,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

  “再等几个月铺好桥面,做完测试,交付给交通部,我们也算是圆满结束了任务。”

  “自己建的桥,心里就是踏实。等它春节后通车,我也要开车来过一趟!”

  每一句传入律风耳中的话语,都像是他自己心里的声音。

  他站在旁边,笑着点头,明明不是在跟他对话,他仍是升起了一模一样的念头。

  等春节通车,他也要乘上通往乌雀山大桥的车辆,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看看他自己设计的桥梁。

  “一、二、三!”

  丁鸿达的预备声音摁下了所有嘈杂的交头接耳。

  预定好的默契之后,重新响起了所有人的呼声——

  “这桥,我们建的!”

  骄傲、自信、豪情满怀。

  回荡山谷,久久不绝。

  当天交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乌雀山大桥顺利合龙,预计春节后投入使用。

  当晚,新闻电视台用图片、视频、记者采访,认真而平静地讲述这座惊天动地的桥梁。

  从立项到设计,从彻夜建设,再到大桥合龙。

  预计三年工期,建设团队仅用了657天便完成了桥梁最为艰险的建设。

  节约的工程时间,细细数来,则是中国桥梁建设又一次创新工程的成功实践。

  三班倒24小时建设队伍,吊塔钢结构工程专利,火箭高海拔抛送引导索。

  还有震撼人心的三十分钟高空旋转90°主桥合龙。

  一座乌雀山大桥,创下了中国桥梁建设记录,也带来了桥梁设计方案的突破,和全新的工程技术。

  新闻主持人面对基础建设的言辞,简练又迅速。

  她话音结束之后,画面切给了这座独一无二的盘山大桥。

  乌雀山大桥日夜兼程的建设场景,吊塔抓起厚重钢结构的延时摄影,还有高空90°旋转合龙的震撼画面,足够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这座大桥与众不同的气势。

  更令人惊讶的是,新闻台直接播放出了从天空俯瞰乌雀山大桥贯通的新高速公路全貌!

  曾经的高速线路,需要穿洞过河沿石滩。

  崭新的乌雀山高速路线,拥有同样的起点和终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行驶方式。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