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1章 12月1号_工业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泽市以前只是个县,隶属于曹州。

  民国时期,曹州被拆解,境内各县,有的划分给北河,有的划分给东山,有的划分给南河。

  后来新华夏成立,组建平原省,设置渮泽专区,被拆出去的县,又拿了回来。

  但没过多久,平原省被拆解,渮泽专区被取消,各县又被划分给了北河、东山、南河。

  到了七十年代,上级为了方便管理,将属于东山的渮泽专区,更改为地区。

  经历如此坎坷,泽市始终处于小县城级别,到了八十年代才拥有火车站,99年才成为真正的‘市’。

  而黄泥岗所在的谷城县,距离济水市比较近,济水市在大清时期就建造了火车站,可以到达全国大部分城市,后来还率先修建了国道、高速,并且是战备级别。

  这就导致,谷城县的人,出远门都是跑济水市坐火车。

  甚至看病就医,也是跑济水市附属医院。

  一来二去,身为泽市本地人,徐飞愕然发现,自己竟然是第一次来泽市。

  时值傍晚。

  年久失修的柏油路上,林立着众多老式电线杆,北风吹来,卷起无人打扫的垃圾袋,呼吸间,空气里还夹杂着一股臭水沟的味道。

  遥望远方。

  路上行人稀少,两侧街边店仅有一两个小卖部在营业。

  被誉为市中心的东方红广场,连路灯都未开启。

  即便疾驰而过的公交车,也是早就被淘汰的铁皮样式,没有LED显示屏,更没有到站提醒。

  徐飞不相信程光会摆烂,拿出充电宝,联系情报系统,一边远眺酷似小丫电扇厂的城市轮廓,一边了解泽市现状。

  按道理讲,大泽发展迅速,泽市近水楼台先得月,怎么也能沾点光。

  然而,泽市的劳动力,涌向大泽。

  泽市的小摊小贩,转移大泽。

  泽市的个体户,跟着跑向大泽。

  留下的企业,眼看招不到人,或申请破产,或迁往大泽。

  程光绰号程卖光,卖完泽市國企,卖医院,接着再卖车站……

  买下國企的老板,现场拍着胸口,保证为泽市发展做贡献,隔天办理贷款,带上资金投奔大泽。

  买下医院的老板,前一天还在发毒誓,宁愿倾家荡产也要造福泽市,第二天清退所有医护,再带着医护奔赴大泽,加入市民医院。

  买下车站的老板没跑,却暂停所有市区业务,搞起乡村快车,主要经营大泽线路。

  最重要的是,泽市为了GDP,舍弃了大泽税收,现在铁饭碗薪资,全靠基洛夫彩票。

  如此两年过去,泽市除了人口,还剩下点啥。

  徐飞翻看着相关信息,围绕光能轨道车入站口,在周围溜达一圈,终于明白程光为什么给泽市申请轨道车项目。

  因为这么下去,泽市早晚被大泽吸成空壳。

  而有了轨道车,50公里的距离,5分钟完成通勤,许多在大泽买不起房子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