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047章 巨变(二)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了,河东与关中,也不过是隔了一条大河而已。

  但凡大点的家族,谁还没点沾亲带故的关系呢?

  河东发生了什么事,能打听到消息的,差不多也应该知道了。

  “早些年的时候,马家的祖籍槐里,就有人和我们的人联系了,这一次慰劳将士,就是他们起的头。”

  赵马氏早年代表一部分新贵,和冯刺史做过交易。

  那个时候就已经把马家在关中最后残留的一丁点关系交到了冯刺史手上。

  若是魏强汉弱的时候,这丁点关系对方认不认,那还两说。

  以眼下这种局势,只要有人带头,关中士吏乡老,“箪食壶浆,喜迎王师”,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诸葛亮点了点头:“你有主政一方的经验,这点我倒不是很担心。”

  “我最担心的,乃是军中有不少人的资历比你高,就怕平日里有人不服你啊!”

  “丞相是在说魏文长和杨威公吧?放心,我不是心胸狭小之人。”

  冯君侯帮丞相掖了掖被角,免得漏风,一边回答道:

  “眼下我在军中还是以丞相的名义行事,他们不敢。”

  “若是以后没了我的名义呢?”

  冯君侯手上顿了顿,然后抬头看向丞相,发现丞相也正盯着他。

  冯君侯又低下头,继续为丞相掖好被角,坦然道:

  “丞相,我虽有节制之权,但国有国法,军有军规,若是他们行事无违,我自不会无故寻他们的麻烦。”

  “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大汉君侯吧,这点气度还是有的。”

  听到冯刺史再一次强调自己的人品,丞相会意地笑了笑:

  “这个我倒是相信,既然你能容得下刘良许勋之流,若是那二人当真行事无违,想必你也能容得下。”

  然后他放缓了语气:

  “只是此二人,皆是心高气傲之辈,若是有一日我不在,他们只怕未必会服你。”

  冯刺史似是早就料到了丞相要说什么,他轻轻一笑:

  “他们服不服我,我不关心,我只关心,若是丞相当真不在了,他们服不服天子?”

  诸葛亮闻言,顿时就是一愣,然后很快就指了指冯刺史,看似无奈,实则是欣慰一笑:

  “你呀你!”

  冯刺史装傻充愣地一笑:

  “丞相,我好歹也是几个孩子的大人了,又不是年少那时,分得清形势。”

  前几年大汉丞相病重时,相府与直属于天子的尚书台有过一次权利分配。

  相府中的重要官员,在那一次权利分配中,要么兼任尚书台属吏,要么是被安排为天子亲信。

  唯有魏延与杨仪是例外。

  魏延还好说,身有爵位,又有将军号,本职是领兵,和尚书台也没多大关系。

  但杨仪身为丞相府的随军长史,名义上来说,相府里面,丞相下来,就属于他权利最大。

  偏偏他到现在都没有其他职务在身,很明显就是留给阿斗酌情安排。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