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5、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_大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还是蜀川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我考的是国画专业,现在学的是雕塑专业,而拿奖的还有篆刻专业,更不用说很不知天高地厚的跳到电影界……”

  还在装!

  这不是变相的炫耀么!

  这就好像淡淡的说,我啥都不会,就是拿了诺贝尔奖,我家里很穷,钱堆在床下面都生霉了不知道该怎么用似的。

  全场掌声都在促狭了,很想捉弄他,大佬们也跟着鼓掌,席导还吹了个口哨!

  可万长生说的是:“我跳来跳去,其实一直都是在寻找艺术到底是什么,在这个人人都有一部手机,随时随时能上网聊天看剧看书的时代,有人告诉我叫碎片化讯息的时代,艺术到底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因为要说赚钱,那些做网站搞高科技的瞬间就变成亿万富翁,要说做贡献,军人、工人、农民乃至商人都为这个国家强大付出了看得见的业绩,我们搞艺术的付出了什么?仅仅就是装修点房子,拍点娱乐片给大家放松,设计个好看的页面,这就是艺术的价值了?”

  放映厅里面安静了,能参加首映式的,不是媒体就是影评家,起码也是电影从业者,可以说都是文艺人,立刻能听懂万长生的探询。

  这是文化艺术的定位。

  在新文化运动的时期,那么多人都没有文化,所以有文化的人往往成为了旗帜。

  这样的运动很明晰。

  现如今全国上下的基本文化普及水平还是很宽广了,有了文化,才有艺术,艺术到底该何去何从,或者说文艺还有什么价值。

  早就是各界有识之士的自我询问。

  这么年轻的导演,青年艺术家,在这种时候在做这样探索。

  前面那两句话,真不是装逼了。

  老演员们也跟钟明霞那样,侧身专注的看着万长生。

  万长生简明扼要:“我们拍电影、画画,甚至写文章、写诗歌,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更不能把首要目的放在赚钱,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一份子,人类是充满激情的动物,这是我们和普通生物划分开的重要界限,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艺术,支撑了我们生活的意义,也支撑了社会的结构……”

  哪怕不是自吹自擂,在场的艺术工作者们也迫不及待的鼓掌了。

  比之前电影里的掌声更加热烈。

  林楚妮都鼓掌:“卧槽,这家伙成天在神社里面转悠,就是思考这些东西的吗?”

  杜雯优雅:“你千万不要低估一个从小在碑林里面长大的家伙,他习惯了独立思考……你看看哪位摄影摄像师带了录音设备的,待会儿把这段话搞一份出来。”

  林楚妮二话不说就起身去了。

  听话得贾欢欢都探头看了下,感觉这姑娘不是什么都要拿乔吗。

  万长生举手示意大银幕:“《人间不拆》的创作中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