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2章 经济战略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壮男丁的两成,如此人口状况,极为恶劣,不利战后恢复农耕与人口。

  因而本帅想将原山、德康两郡人口尽数迁往甘府、上关、万川、彭源、丘南五郡,以充实五郡民力。同时将降人、俘人、归附叛军家眷一柄与诸侯交涉,迁回咸国,并裁减军力,释放青壮劳力就地安置,以缓解民力。”

  “这恐怕不行吧,原山、德康两郡人口逾两百万,如何能迁得走。退一步说,长孙国焉能上当。”

  “长孙国主当然不会轻易上当,可两郡之地总是真的吧。”

  “嘶……安陵愚钝,还请侯爷明示。”

  “那我问赵先生,两国土地交割可有写明人口的道理?”

  “这倒是没有如此定例,可到时土地人口详册总要交出的,总不能给空的吧。而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两百万余万人口,如何能在短时内全部撤走。”

  “所以,我等可与长孙国主约定两郡之地为暂借,借期以叛军覆灭算起,两年内后交割。两年之内悄然分批将两郡人丁迁走,同时利用两郡之地收获的粮草,养活当地百姓,到时交割两郡之时,长孙得到的只是两块白地。”

  听到这里,赵安陵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侯爷此计妙啊,两年之内徐而图之,长孙得地而失人,人地皆失,可谓人财两空得不偿失。”

  “赵先生所言极是,六郡之地,守恐怕守不住,即便守住了,咸国至少错失五六年修生养息之机,加之长期陷于战争,大量壮丁死于战火,对国本极为不利。

  但如果能将两郡之地人丁迁走,并入新占四郡,远的不说,就近的七八年之内,长孙国要经营两郡土地,就得迁民,如果卫国东侵,原山、德康挨得太近,一旦长孙国在西线招架不住,这两郡势必沦为战场。

  但将人口迁走,疲耗长孙国力同时,日后卫国即便攻取了这两郡,当地人口稀少,补给极为不便,卫国势必与长孙国一样,陷入两地而不能自拔。

  届时我军养精蓄锐,再过江与之一战,可轻易收复两地。到那时,长孙、卫国经营之成果,尽入我国之手,咸国有足够国力经营两地,岂不美哉。”

  人口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资源,没有人口基数,再多的土地也守不住。

  咸国不算已经失去的江东东郡,既有的七郡之地土地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杂七杂八的人口勉强七百多万。

  彭源、万川、上关、下关四郡都是大郡,土地面积不亚于咸国七郡,不计黑巾起兵早期迁入的外民,经过十多年消耗,本地人仅有四百余万,老弱病残还占多数,青壮年少稀少。

  一千多万人口占有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且不说领土东西跨度较长,南北短,不利于战略纵身的发展,仅仅平时所需后勤保障、军事调度都成问题。

  此时再加原山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