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4章 西线和谈(2)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订立的标准化市场不大,市场仍沿袭梁国标准,因而各国道路宽度沿袭梁国规制。

  秦一统中国,车不同轨的根本原因是诸侯为制约他国战车运动,而有意为之。春秋战国时期,骑兵建制和战术刚刚兴起,但快速反应军队仍是战车的天下,因此战车两轮间的轨距则要根据本国道路情况确定。

  而战车非作战状态机动需要道路,放弃道路而野地机动将加剧战车寿命损耗,因此道路的宽窄制约了战车机动。

  当下由于马匹充沛,战车早在梁朝前基本退出军队,中期几乎已经消失,马镫马桥的发明和普及,使得骑兵比战车更为灵活。

  骑兵可以在道路行走,也可以在平原地形狂奔,丘林山地间也能机动,而战车除非是在战场上,平日的机动转运并不能脱离道路,在旷野狂驰,更无法在山地丛林活动。

  地面的不确定因素将使得战车损坏乃至翻车,因而战车的机动性在后期被马匹所淘汰。同时战车的寿命造价维护购置方面代价太大,而且造车是一项技术活,需要大量工匠群体,工匠又是一大块支出,在马匹形成种群后,战车的优势逐渐丧失,战车进而逐渐丧失其战争中的优势。

  咸国的道路经过十数年的修筑和拓宽,形成了如今的双向四车道,宽度,是梁国标准的两倍还多,同时并行四辆咸国的四轮辎重马车都绰绰有余,极大方便了马匹的行径,因此马匹的行军速度要比旧路快得多。

  赶到薛胜大营已是黄昏,薛胜并不知百里燕要来,于是有些唐突。

  “副帅,你怎亲自来了。”

  “不来不行啊。”百里燕脱了皮手套,将飞羽交给魏琦后边走边说“钟廷密使现在何处?”

  “再中军另作安置,等待副帅消息再行处置,不想副帅亲自驾临。”

  “战事至此已无继续扩大战争之必要,卫军东线投降,西线受挫,其也不会再敢大举来犯,既然其前来密谈,不妨给他们个台阶下,先看看他们想说什么。走,带我去见来人。”

  “诺!”

  钟廷派遣的密使姓周名韦,据此前御客掌握的信息,此人很年轻,今年才二十六,此前是个读书人,家境只是个还算沾得上边的小贵族,在钟廷身边并非亲信角色,只是普通幕僚。

  籍此来看不排除有三种可能,其一是钟廷缓兵之计。其二缓兵同时试探咸国底线,并暗中与梁国继续交涉,谋求两边都承认的自立。其三,当下流行毛遂自荐,不排除钟廷有自立的想法,却没自立的胆,而这位周韦又是一位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读书人,给出了这么个注意。

  钟廷一想不妨籍此投石问路,于是逻辑又回到第一第二种可能。

  随薛胜来到中军帐,周韦暂被安置在右卫宿营,饮食起居则由咸军专人负责。

  “周先生,方才咸军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