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260 章 难得的平静时间_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多漠北蒙古的小部落,也开始纷纷的向刘海献上忠诚。

  这些漠北的小部落其实人口并不多,而且势力也不大,他们现在主要是在西伯利亚地区放牧。

  对于这些小部落刘海并没有强制的将他们控制,仍然保持着他们的政治体制。

  主要是因为在西伯利亚地区,太寒冷了,根本维持不住大部落的生存,他们这些小部落最多也只能是一百多人,完全无法构成对刘海的威胁。

  而且有了这些小部落,也能让西伯利亚地区有一些人气。

  不过刘海并不是主要安定内部,他还派出了许多的使者,不停的向漠西蒙古渗透。

  主要的目的,就是联络和准噶尔所敌对的卫拉特联盟。

  对于这个松散的蒙古部落联盟刘海是要钱给钱,要马给马,要兵器,那些手底下的人退下来的老式铁器敞开供应。

  刘海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这个联盟拖住准噶尔的扩张步伐。

  大家都不知道准噶尔扩张速度是多么的恐怖。

  比起历史上的沙俄来,准噶尔的扩张速度一点都不慢,甚至更加快。

  就目前为止,准噶尔部落只不过是漠西蒙古中的一个强大的部落,地盘也并不大。

  大家能够想到吗?到了康熙年间,准噶尔部落已经是成为中亚最大的帝国。

  就连西藏也在准噶尔的控制之中,向北甚至威胁到了沙俄的腹地。

  就连现在被准噶尔视为大敌的哈萨克汗国,也被准噶尔消灭了。

  光从地图上看,当时准噶尔控制的领土比康熙皇帝控制的地盘,小不到哪儿去。

  这也是刘海,为什么忌惮这个部落,想要尽量压制它的原因。

  如果不是刘海这些年连年征战,没有一年停息,让部落中的牧民们有些叫苦的话,刘海还准备在今年继续进攻了。

  可惜目前的情势由不得刘海继续前进了。

  自从刘海进入蒙古之后,每一年都会发生战争,就没有一年平静的。

  这些年连年的征战,让蒙古的人口和储存实力有了很大的消耗,如果不是猪猡兽的强力介入的话,现在蒙古帝国恐怕已经经济崩盘了。

  因此,不得不用些小手段来抑制准噶尔部这个自己未来的敌人。

  刘海这一边陷入了短时间的修整之中,清朝那一边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主要是因为虽然说,西南孙可望已经归降,使得李定国的实力大幅的减损。

  趁着这个机会清庭,开始大举的从四川等地,向云贵地方向发起了勐攻。

  但是说实话,在治理地方上,李定国比孙可望差远了。

  孙渴望主持大局的时候,虽然他们仍然处于守势,但是由于后方源源不断的物资补充,使得李定国和孙可望都能够有十万余人的部队。

  可是现在孙可望归降,没有人为李定国主持后方。

  李定国麾下的老兵也是损失惨重,补充了上来的新兵战斗力又差,因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李定国是节节抵抗,但是却节节溃败。

  如果不是李定国本身的军事才能太优秀,几次在阻击战中,以少胜多,出奇致胜,恐怕局势更加的窘迫。

  在这种情况之下,顺治皇帝以为南明很快就会平定他,是彻底的放飞了自我。

  在顺治十四年三月初二,顺治皇帝不顾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反对,册封董额氏为贵妃。

  这其实已经是皇太后布木布泰强力压制的结果了,原先顺治皇帝想封董额氏为皇后的。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